作者: 王燕 來源: 菏澤日報 發表時間: 2025-07-11 09:00
中國菏澤網消息 (記者 王燕)盛夏入夜,魯西新區呂陵鎮周莊村柳林深處光影搖曳。榮翔金蟬養殖場負責人??s帶領工人,手持電筒穿梭林間,捕捉著破土而出的金蟬。只見她蹲在樹根旁,手指輕巧一捏,一只剛從泥土中鉆出的金蟬便落入桶中。
這片10畝郁郁蔥蔥的柳林,在??s的精心經營下,正成為激活林下經濟、帶動村民增收的“黃金農場”。
“金蟬出土時間規律性強,晚上8點前后最為集中。”??s介紹,金蟬養殖遵循特定周期,每年6月投放幼蟲,幼蟲在地下依靠吸食樹根汁液生長。經過近一年的自然孕育,至次年6月中旬,金蟬進入集中破土羽化階段,這一采收旺季可持續40天。
養蟬看似簡單,實則每一步都要精心管理。桑俊榮坦言:“林下養殖金蟬,關鍵在于科學管理。柳樹的選擇、種植密度、林間濕度的控制、土壤環境的維護,都直接影響金蟬的產量和品質。”
采收季是養殖場最繁忙的時節。在燈火點點的林間,工人從晚上8點工作到深夜12點,一晚上最多能捕獲3000至4000只金蟬。去年,這片10畝的柳林,創造了五六萬元的銷售額。
品質是贏得市場的關鍵。談及銷路,??s信心十足地說:“我們的金蟬口感好,顧客普遍反映吃著特別‘香’,回頭客很多,基本都是老顧客帶新顧客?!边@片柳樹林得益于原生態養殖模式,柳樹根系為金蟬提供天然棲息環境,不施農藥的生長環境造就了金蟬的優良品質。銷售渠道更是多元暢通,確保了產品不愁賣:既有飯店批量采購的“批發專線”,也有市民親自體驗的“自采樂園”,社區團購訂單也日益活躍。這種“體驗+直銷”的模式,有效拓寬了市場,形成了穩固的銷售鏈條。
??s的目光并未局限于金蟬本身。金蟬成功羽化后留下的蟬蛻(俗稱金蟬皮),是一種傳統中藥材。去年因經驗尚在積累,未能系統收集蟬蛻。今年,養殖場已開始注重收集這一副產品。??s說:“今年預計能收集到10斤左右的金蟬皮,這將是養殖效益的又一補充?!?/p>
蟬蛻資源的有效利用,是??s推動金蟬養殖產業向提質增效、鏈式發展邁進的生動體現。通過精耕細作和產業鏈延伸,這片柳林不僅帶來了真金白銀的收入,更成為當地發展特色林下經濟、促進生態資源價值轉化的一個鮮活案例,為鄉村產業振興探索出一條綠色高效的新路徑。